- 信息来源: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
- 发布日期:2025-11-19 08:54
- 浏览次数:
近年来,姜堰区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推动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。
深耕溱湖沃土,构筑生态发展新格局。创新构建“点、团、片”梯次发展模式,形成“溱湖湾”文旅产业带和“通南五味”特色农业体系;启动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规修编,规划打造四大板块并拟增设“南京中山植物园溱湖分园”。今年国庆期间,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接待游客近9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近5000万元。
升级环保设施,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。在全省率先开展铸造行业整治,投资7亿元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,陆续吸引1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。其中,蒋垛镇引导6家企业安装分布式光伏,年均发电650万度,减排二氧化碳约1200吨,并实施20万吨高温耐材废料“绿岛”项目;淤溪镇规上工业企业2024年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2%,工业税收同比增长21.12%;俞垛镇落地共享式储能项目,投资建设4个“渔光互补”项目,年均发电量预计达3亿千瓦时。
严守生态红线,拓宽价值转化新路径。运用“天地双眼”智慧监管,16处生态管控问题全部清零销号;实施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工程,栽种陆生维管植物万余棵,建成溱湖生物多样性观测站,里下河湿地区入选省“生态岛”试验区;累计建成幸福河湖438条,泰东河、姜溱河入选国家级或淮河流域幸福河湖项目,14条河道获评“省级幸福河湖”;淤溪小流域完成全国平原水网地区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,实现价值转化190.6万元。
优化服务效能,筑牢生态环境新防线。组建“执法能手帮扶队”进园区,点对点指导企业提升污染防治水平;在全省率先开展跨区域排污总量指标置换,用50.169吨颗粒物指标置换泰兴市71.4792吨挥发性有机物指标;推行“承诺制”叠加“两证合一”并联审批,助力双登富朗特公司一天内取得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。